擘畫高質量發展藍圖, 共筑大灣區人才高地!中山大學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第五屆深圳論壇誠邀全球英才參加!

發布人:胡中龍 責任審核人:金婷婷 系統審核人:吳曉楓 發布日期:2021-10-22

2021·SHENZHEN?中山大學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

?

改革開放40年有余,經濟特區鵬城深圳,創造了舉世矚目“深圳速度”。從“特區”到“先行示范區”,深圳正在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驅驅動”歷史機遇,將創新高地建設與人才中心建設的任務協同起來,探索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各類人才,面向世界培養和匯聚國家戰略人才力量。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有著“雙一流”建設的“天時”,身處“雙區”建設核心地帶的“地利”,教育部與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人和”,必將與“雙區”建設同心共向,同頻共振,為廣東創新驅動發展源源不斷地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中山大學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

暨第五屆深圳論壇

將于12月24-26日深圳市舉辦

線下會議+線上直播聯動

誠邀全球青年學者報名參與

聚首深圳 共謀發展 共話未來

?

論壇安排

*以上時間均為北京時間,具體安排詳見后續推送

*受疫情影響,本屆論壇最終組織方式視疫情防控要求和報名人員情況確定,將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

?

論壇介紹

?

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創辦于2015年,是我校人才招聘工作的品牌活動,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屆,吸引了全球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400多名青年才俊參加。

論壇旨在為全球優秀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和互動的平臺,通過大會主論壇、分論壇等活動方式,展示中山大學逐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前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歷史發展機遇,吸引全球英才加入到中山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偉大事業中。

?

邀請對象

在人文社科、經濟管理、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醫學等領域取得一定成績或具有發展潛力,擬投身中山大學教學科研事業的全球優秀青年人才。

?

報名方式

手機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山大學人才發展辦公室”,點擊菜單欄“招賢納士”中“我要報名”跳轉至報名系統,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

PC端:請點擊“閱讀原文”跳轉至報名系統

注:請在北京時間8點-24點登錄系統進行報名,活動場次請選擇“中山大學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

?

報名時間

線下參會(現場論壇)報名時間截至2021年11月30日

線上參會(網絡論壇)報名時間截至2021年12月10日

?

溫馨提示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仍處于“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為確保本次論壇的順利召開和參會人員的身體健康,現溫馨提醒有以下情形的人員,暫不受邀參加活動:

1.論壇舉辦前21天有境外(澳門除外)旅居史的;

2.論壇舉辦前14天有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的;

3.有發熱、咳嗽等相關癥狀的;

4.居民健康碼為紅、黃碼的;

5.國家通報重點地區新近來廣州要求提供但無法提供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人員。

?

?屬地政府有新規定的按新規定執行

為配合廣東省疫情防疫工作要求,我校會提前收集參與線下論壇學者的健康碼等相關信息,相關安排詳見中山大學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邀請函”。

?

費用說明

學校將為受邀參與線下論壇的學者統一安排論壇期間的免費食宿,并提供交通補貼。

?

招聘學科領域

#01人文社科類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心理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教育學、新聞傳播學等。

?

#02理學類

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系統科學、地球物理學、天文學等。

?

#03工學類

力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電子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城鄉規劃學、土木工程、戰略先進材料、控制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等。

?

#04農學類

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智慧農業、AI育種、預防獸醫學、農業資源利用、綠色防控、食品科學與安全、草學、作物學、植物保護等。

?

#05醫學類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特種醫學、護理學、醫學技術等。

?

#06網投比較靠譜的大平臺學類

網投比較靠譜的大平臺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等

?

崗位基本條件

?

?

招聘崗位類型

#01百人計劃引進人才

(1)領軍人才:從事具有重大創新性、發展前景以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創新和重大影響的標志性成果。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學術地位和學術水平與此相當,或者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具有卓越學術成就,或者在臨床醫學領域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年齡不超過50周歲。

(2)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別優秀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潛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創新前景,獲得國內外認可的專業成就,取得國內外公認的科研成果。人文社科類,年齡不超過43周歲;理工科類,年齡不超過40周歲。

(3)青年學術骨干:具有活躍的創新思維、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突出的發展潛力,取得高水平、創新性的專業成就。人文社科類,年齡不超過38周歲;理工科類,年齡不超過35周歲。

(4)青年優秀人才:教育科研背景良好,具有活躍的創新思維和較好的發展潛力,需取得最高學歷不滿3年,年齡不超過35周歲。

?

#02專職研究人員

(1)特聘研究員:在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具有博士后、講師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經歷的人員;原則上取得不少于3項的代表性成果,成果特別突出者數量可適當減少;有主持或參與省部級以上項目經歷申請者優先考慮。年齡不超過38周歲。

(2)特聘副研究員:在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經歷過嚴格的學術訓練,具有較大學術潛力;原則上取得不少于2項代表性成果,成果特別突出者數量可減少到1項;年齡不超過38周歲。

(3)博士后:年齡在35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的國內外優秀博士。

?

聯系方式

人力資源管理處

聯系人:李老師 吳老師

聯系電話:86-20-84112956、86-20-84111781

聯系郵箱:rscrcyj@mail.sysu.edu.cn

?

各院系/附屬醫院

?

轉載來源:中山大學人才發展辦公室